科目:教育研究法

每週作業:Ch.13

日期:2011/11/29

學生姓名:張木蓉

主修:教育研究所二年級

學號:G99570022

Ch.13

一、對於「實驗研究很難在學校中進行」的這種觀點,你同意嗎?請說明認同或反對的理由。

首先必須了解研究的主題與對象,若主題涉及私人領域,而非學科方法上的討論,便不適宜在學校進行;對象則依求學階段的不同,而有不同的關注議題。

二、你認為在大多數學校中是否存著有明顯因果關係的例子?像是:一個具有同理心的教師能否讓小學生更加地喜愛學校呢?

就題目所舉的例子而言是有著因果關係的。學校環境與授課老師的特質與教學,會影響學生對於學習的意願程度,具有同理心的老師也較能發現學生的問題,使得學生在遭遇困境時,比較願意提出與老師溝通,尋求解決方法。

四、想想看,以下的研究適合使用何種的設計方法呢?(備註:每個問題可用多種的設計方法來說明)

a.比較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對於一年級學生的拼字教學成效之研究。

隨機分派之前測-後測設計。將學生隨機分為兩個組別,在進行研究前先做基本的測驗做為基準,再用兩種不同教學方式,測量哪種方式較具效果。

b.每週定期的導師聚會對於三年級學生閱讀能力效果之研究。

單一組前測-後測設計。在進行導師聚會前先對三年級學生進行調查,接著在舉辦定期的導師聚會,並設定一個期限,過後再對學生進行一次測量,與先前做個對照。

c.在高中的三節英語課時間,比較討論法與講課法對於該科教學的成效。

隨機分派之後測設計。依學生意願進行分組,一組採用討論法,另一組則以講課法教學,並在一個階段後,對學生進行調查與測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木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