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目:教育研究法

每週作業:Ch.8

日期:2011/10/25

學生姓名:張木蓉

主修:教育研究所二年級

學號:G99570022

 

Ch8

一、在這章節中提供由測量工具所獲得的分數可能是可信的,但卻不具有效度。而且不會有具效度而不具信度的情形。為何會有這樣的情形?

有時測量的分數是具有信度,如課業成績,卻不能以此分數去類推學生在其他不同領域的效度,如美術、體育能力等,便為具有信度卻不具效度的情形。

 

二、以下三種類型的效度,你認為何者最容易達成:內容效度、效標關聯效度及構念效度?最難達到的又是哪一種?並說明原因。

        效標關聯效度應是最容易達到的,可透過兩份研究工具的關聯性來做評估,若兩者的關聯性越高,所預測的準確度也會提高。構念效度則是最難達到的,除了研究工具的測量外,也須運用心理學的構念與特性,比較不容易掌握。

 

六、你認為信度或效度何者較難達成?為什麼?

        效度。在推論的過程中必須考量到多方面的因素,才能做出較完整且適當的評估與預測。

 

七、信度比效度來的重要嗎?請說明。

        兩者皆重要。信度的成立必須來自有效度的設計,而效度的推論正確與否,也建立在信度所測量的結果上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木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