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目:教育研究法

每週作業:Ch.7

日期:2011/10/18

學生姓名:張木蓉

主修:教育研究所二年級

學號:G99570022

 

Ch.7

二、你認為哪個是最容易測量的-班級的專心程度、學生對詩的興趣或班級討論的參與?為什麼?哪個會是最難測量的?

        學生對詩的興趣應是最好測量的,可透過問卷等統計方法來統整。最難測量為班級的專心程度,一方面對象為非單一的情況,一方面必須衡量如何界定標準有一定難度。

 

五、當測量某個人的宗教偏好時,研究者最有可能採用的是何種類型的尺度-名目、順序、區間或比率?

比率測量。可將名目、順序、區間等特徵涵蓋其中,並可依研究需求調整測量內容。

 

六、在本章所呈現的所有研究工具中,你認為哪個會是最難使用的?哪個是最容易使用的?為什麼?你認為哪個會提供最可靠的資訊?為什麼?

軼事紀錄為最難使用的模式,因無固定模式,也容易混雜研究者的主觀意識,特別在評斷性的避免方面。標準程序檢核表應較容易操作,在一定程序操作下,問題容易顯現。密集觀察記錄可能提供可靠資訊,為研究者針對觀察對象的行為全面的紀錄。

 

七、有人說:就本身來說任何個人的原始分數是沒有意義的。你同意嗎?請解釋。

同意。所謂原始分數並無一訂標準,遇到不同情況會有所更動,因此不應做為直接評斷的依據。

 

八、衍生分數為原始分數賦予意義。這個敘述是對的嗎?請解釋。

        對的。以原始分數為基準,產生不同的觀察或判斷下所產生的衍生分數,是賦予了原始分數與原先不同的意義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木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