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課科目:語文領域-國文科教材教法

題目:中學生為什麼要學國文?

系所:教育研究所二年級G99570022

姓名:張木蓉

   

    一般中學生學習的國文,課程內容可說都是國學與國語文的一些概念與知識,作為求取高深學問的基礎。有興趣的可以進一步深入學習;興趣不大的,也至少能具備基本常識,幫助個人閱讀理解一些相關的資訊,以及具備基本的語文表達能力。

    然而,學習國文實是非常必要的,常有許多閱讀理解能力差的學生,考試題目的題意會錯誤解讀,而影響學習評量的成績。除此之外,學國文還有怡情悅性、進德修業的好處。如果平日有閱讀的習慣,一定體驗過文學著作當中使人感動、振奮、省思的力量。從名人傳記、勵志小品中,見證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」、「人之有德、慧、術、智者,恆存乎疢疾。」的道理,也明白了個人的苦難絕非特例,古往今來許多人先已瀝血走過,自己並不孤單,也不特別命苦。因而生起突破困境的勇氣。即使文章鼓舞不了他,至少能帶他短暫轉移注意力,不一直鑽牛角尖下去。

學習國文也可以讓自己有寫作的能力,寫作開啟和世人對話的新視窗。如果南丁格爾沒有寫工作日誌的習慣,我們後人就無從得知,她在克里米亞戰役中為傷兵做了哪些事。如果琦君女士沒有寫下許多懷舊憶舊的散文,我們也無緣一睹她誠懇、寬容的風範。凡努力過必留下足跡。試問:不寫人生隨筆,如何能留下足跡?凡認真生活的人,絕對不樂見他的人生最後徒留荒塜。寫作也可以是情緒宣洩的好出口。當歌德被失戀的傷痛煎熬得幾近崩潰之時,他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寫完《少年維特的煩惱》,書中的維特走不出失戀的鉫鎖而舉槍自盡,現實中的歌德情傷得以昇華,苦難得到了救贖。當我們傷心難過時,許多負面的情緒暗潮洶湧,想找人訴苦,若找錯了人,反而橫生許多誤會,苦上加苦。如果我們能從閱讀和寫作中學習到自我療傷的機制,心智年齡無形中將增長了不少。

    然而目前的教學與考試形態,似乎把國文教得僵化而無趣,失去了文學欣賞的美感與樂趣,也很難從而提升內涵智慧,以致很多人覺得學習國文只是為了考試。

    因此,學習者必須從自己開始改變,多多閱讀國語文或中國文學方面的書籍著手,慢慢品味去讀,讀出滋味與興趣,久之涵泳其中,才能真正從中國文學的寶山得到豐富的知識與心靈之寶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木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