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年級  語文領域-國文  教學活動設計

設計人:張木蓉    黃敏慈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教學節數:共七節

教學

起訖日期

 

單元名稱

單元六:德業陶冶/第十一課 為學一首示子姪

能力指標

C-3-4-7-1 能有條理、有系統思考,並合理的歸納重點,表達意見。

E-3-3-2-5 能欣賞作品的寫作風格、修辭技巧及特色。

E-3-7-10-3 能從閱讀中蒐集、整理及分析資料,並依循線索,解決問題。

E-3-7-10-4 能將閱讀內容,思考轉化為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
F-3-5-7-1 能將蒐集的材料,加以選擇,並做適當的運用。

F-3-7-2-2 能靈活的運用修辭技巧,讓作品更加精緻優美。

重大議題

生涯發展教育

教 學 準 備

一、教師方面:

1.熟悉本課教材,研讀教師手冊及有關參考書籍,擬定並編寫本課教學活動設計。

2.準備教具。

3.指導同學預習本課。

二、同學方面:

1.預習本課。

2.查閱生難字詞的形、音、義。

教 學 重 點

 

 

1.2

(一)預習指導 (二)引起動機 (三)講解題文 (四)認識作者

(五)概覽課文 (六)講述全課大意

 

 

3

(七)講解課文及處理生難字詞

 

 

4

(八)內容深究:「閱讀理解能力」統整 (九)形式深究:「寫作能力」統整

 

 

5

(十)介紹利用「對比」突顯主題的文章作法。 (十一)介紹與「勤學」相關的名言佳句。 (十二)找故事比賽。讓學生分組尋找與為學或有恆相關的故事。

 

 

6

(十三)習作指導 (十四)類文閱讀欣賞

 

 

7

(十五)課文總測驗:課文文意測驗、作文指導

學 習 目 標

一、了解力學不倦才能有成的道理。

二、了解立志有恆對成功的重要性。

三、學習以對比的手法寫作。

四、能於寫作時舉用與題旨切合的故事作為例證。

五、培養面對艱難勇於挑戰的勇氣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教學時間

教學資源

評量

重點

、準備活動

(一)預習指導:

1.閱讀本課課文並作課前預習。

(二)引起動機:

閱讀相關故事。

(三)講解題文:

1.板書題文:為學一首示子姪

2.簡述本單元應把握的學習重點。

 

乙、發展活動

(四)認識作者:

1.介紹本文作者彭端淑的生平。

2.介紹彭端淑的思想及文學主張。

3.介紹彭端淑的趣聞軼事。

(五)概覽課文:

1.指名同學試讀本課課文。

2.教師範讀本課全文。(課文美讀可播放教學CD)

3.指名同學回答下列問題:

(1)天下事在什麼情況下會「難者亦易」?什麼情況下會「易者亦難」?

(2)文中的貧富二僧,最後哪一個到達了南海

(3)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的人,是什麼樣的人?

4.題解講說。

(六)講述全課大意:

1.指名同學說明本文大意。

2.教師歸納補充。

 

(第一、二節結束)

 

10

 

 20

 

10

 

 

 

 

10

 

 

 

  2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10

 

 

 

 

課本

 

講義

 

課本

教師手冊

 

 

 

課本

教師手冊

 

 

課本

教具:教學CD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課本

教師手冊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能專心聆聽

踴躍發表

能專心聆聽

 

 

能專心聆聽

 

 

 

能專心聆聽

預習問題討論

參與討論

回答問題

 

 

 

 

參與討論

回答問題

 

 

(七)讀講課文及處理生難字詞:

1.指名同學誦讀本文課文;教師訂正錯誤的字音、句讀。

2.字詞義解說:講解注釋120則。

3.形音義辨析,教師對下列字詞須特別說明:

(1)不「逮」人也,與「逮」捕的區別。

(2)吾材之「庸」,與「庸」醫、無「庸」置疑的區別。

(3)「僧」侶,與面目可「憎」、摩「蹭」、「贈」閱的區別。

(4)子何「恃」而往,與服「侍」、「寺」廟、對「峙」的區別。

(5)「顧」不如鄙之僧,與左「顧」右盼、三「顧」茅廬、「顧」此失彼的區別。

4.引導討論段落大意。

5.語譯

 

(第三節結束)

10

 

 

10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10

15

課本

字典

教具:一字多音掛圖、課文段落大意掛圖

查考字典

能了解詞語的意義和用法

專心聆聽並摘要重點

能發揮創意,表達文旨

(八)內容深究:「閱讀理解能力」統整

1.本文的主旨是只要努力就能學有所成,你是否贊成這個論點?請說明理由。

2.本文以分明的對比突顯主題,請你舉出其中的兩個例子?

3.之鄙的貧僧能成功抵達南海,除了一瓶一缽外,還可能有哪些因素。

(九)形式深究:「寫作能力」統整

1.指名同學分析本文的寫作技巧。

(1)結構嚴謹,層次井然。

(2)對比分明,突出主題。

(3)舉例貼切,對話生動。

(4)用字精準,句式整齊。

2.全班共同討論並寫出本文結構圖表。

3.教師講解本課的語法修辭,並說明在課文中的相關文句。

 

(第四節結束)

10

 

 

 

 

 

15

 

 

 

 

 

10’’

10

課本

教師手冊

 

 

 

 

課本

教師手冊

教具:課文結構掛圖

掌握文章意旨

參與討論

表達意見

 

 

能專心聆聽

歸納要點

討論發表

 

丙、綜合活動

(十)介紹利用「對比」突顯主題的文章作法。

(十一)介紹與「勤學」相關的名言佳句。

(十二)找故事比賽。讓學生分組尋找與為學或有恆相關的故事。

(第五節結束)

 

 

15

15

15

 

 

教師手冊

教具

講義

 

能專心聆聽

歸納要點

能專心聆聽

歸納要點

討論發表

(十三)習作指導:

指導完成本課的應用練習一、二、三。

 

(十四)類文閱讀欣賞:

影印教師手冊中的讀書像什麼珍視每一段學習經驗,全體一起欣賞,並做分組討論。

1.分組討論文章的表達手法和欣賞後的各種感想。

2.請每組派代表上台發表。

 

(第六節結束)

15

 

 

30

課本

教師手冊

 

教師手冊

講義

學習單

能掌握時間,確實完成

 

參與討論

表達意見

(十五)課文總測驗

1.課文文意測驗

2.作文指導:

練習以「對比」的手法寫作,並懂得引用故事。

作文題目:為學的方法

 

(第七節結束)

45

測驗卷

紙筆測驗

短文創作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木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