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目:輔導原理與實務

每週心得報告:伴青少年度過掙扎期-憤怒、學業;學校輔導團隊工作-中途輟學學生輔導

日期:2011/11/14(一)

學生姓名:張木蓉

主修:教育研究所二年級

學號:G99570022 

  1. 中途輟學學生計調查為缺曠課學生中的高危險群,造成中輟生的因素有很多,首先家庭因素為首要,且影響較大,接著是校內同儕間的影響,甚至延伸至校外,打工同事、搭訕和網交朋友等,而這些中輟生也會成為犯罪的高危險群。
  2. 憤怒幾乎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緒反應,在青少年期,是一種很普遍的情緒,造成的起因非常的多,關鍵的原因的歸為成長中的變化、持續的威脅、從社會模仿而來和不合實際的期望所造成。
  3. 寇馬克認為憤怒有三要素:情緒、認知、行為表現,是一種持續起伏的狀態,生理表徵包含說話急促、音調提高、發抖、手心發冷、呼吸急促、出冷汗、磨牙、咬嘴唇、窒息感等,憤怒起因來自於成長中的變化、持續的威脅、從社會模仿而來,主要輔導原則為(1)避免易犯的錯誤(2)了解自己的憤怒(3)幫助他們承認憤怒(4)請他們做發怒記錄(5)了解憤怒真正來源(6)讓身體狀況恢復正常(7)教導「憤怒控制鍊」:導火線、癥候、提醒者、減低者、自我評估(8)教導理性變通之道(9)內心影像的練習(10)教導饒恕
  4. 學業上的問題,是青少年時期的很常見的,因為升學壓力的緣故,很多學生必須面對個問題,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學習方式給學生,也同時分享一些減壓的方式,讓學生可以面對挑戰。
  5. 學業掙扎的起因為:(1)資訊的缺乏:沒有學到有效的讀書技巧(2)心理上的問題:對失敗的害怕、過度依賴、自卑感(3)父母對子女的期望高(4)自我肯定低落(5)外在控制因素控制成敗因素存在的想法;學業輔導的原則:(1)了解家庭的狀況(2)多加鼓勵(3)檢視學習狀況(4)建立成功必然的自信心(5)以SQ4R方式讀書:瀏覽、提問題、閱讀、複述記錄、複習(6)了解上課做筆記的方式(7)給予獎勵強化正面表現(8)請家教(9)考慮私立學校
  6. 中輟學生的狹義定義指未完成國民教育,而因故離開學校者;廣義則包含未入學學生數在內;翹課則為短期時間未請假而未到學校上課的情形。學生輟學歷程分為八階段:(1)學生隱瞞家長與學校翹課之事(2)學校與家長發現並採取控制措施(3)學生稍有控制但心懷抗拒(4)學校與家長見學生行為收斂而稍解控制(5)學生故態萌發(6)家長與學校嚴厲控制但效果日差(7)發現管教無效(8)選擇放棄
  7. 確認校內中輟學生輔導機制及分工為中輟輔導工作的第一步,具有預防性以及治療性的功能,預防性在於避免分工職責不明確而造成輔導空窗期,治療性針對輟學生有專業性配套措施,應以「零拒絕」為原則。導師扮演全方面關鍵性角色,重點工作包含:(1)確實掌握班級個別學生的心理狀況(2)針對持續性蹺課學生深入家庭訪視,並彙整相關資料轉介輔導處尋求協助(3)加強同儕輔導以避免中輟與復學連鎖反應(4)安置多元化適性課程,並積極關懷及評估學生學習狀況,依規定核定學生成績
  8. 中介教育是一種中介及短期的教育方案,讓輟學生透過此來進行教育適應,需在短期時間返回原校或原班級就讀,而中介教育措施定義為可選擇性、可替代性的教育內容及方式,在於提供無法在傳統學校教育獲得成功學習經驗的學生,有另類且多元學習環境,目前國內的課程規劃以九年一貫課綱為基礎,由學校老師提供適性課程,其課程設計及規劃由承辦學校擬定,報請所在地教育行政機關核定後實施,其實施採跨學區招收學生辦理。
  9. 無論是在過去或是現在,學生中途輟學的情形並不是很罕見。學生會翹課或是逃家,最主要可以歸咎於以下幾個原因:中輟學生家庭功能薄弱、同儕關係複雜、輔導功能受到學校系統影響、以及社會環境的改變。 無論是從哪個層面來看,學生輟學跟家庭、社會和學校息息相關。就上述中輟原因來解讀,除了少部分和中輟生本身的因素相關之外,有絕大多數的因素是來自於外在的系統。但是學校在輔導中輟生時,仍然有大多數的老師認為中輟是學生自己本身及家庭環境的問題,此外,老師在輔導中輟學生的同時,也經常伴隨著許多的迷思,例如:找回一匹狼,帶走一群羊,使得老師在面對中輟生時常常無法以良好的態度來從旁協助,也就是因為如此,中輟生在離開校園後往往會成為高犯罪族群,使得未來社會要付出更大的成本來矯正這些中輟生的行為。有鑑於此,身為有教無類的老師就必須要更清楚輔導中輟生的重點方案。首先,必須要先確認輔導中輟生的輔導機制與分工,這裡的機制包含了老師、學務處、輔導處和教務處的加入,形成有效的分工環境,讓中輟學生在校園中就可以獲得良好的輔導。此外,學校可以規劃適切的校內輔導方案,例如:除了個別化的教育方案外,也可以多加利用團體輔導,讓學生得到正向的幫助。最後,輔導者也可以多加運用校內多元教育課程,例如:潛能開發班或是中輟資源班,以減緩學生在脫離校園生活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。

問答題

  1. 何謂中輟生?依照教育部法規,中輟學生的定義主要包含哪四項?
  2. 「憤怒」在青少年期中是一種普遍的情緒,然而長期的憤怒對一個人的身體健康與人際關係都有很大的傷害,試問輔導者必須以何種方式輔導青少年,使其降低憤怒的程度?

選擇題

1.( D ) 「睡人」(Sleepers)是指能力不差,只是在學業方面表現不佳的學生;而學生學業表現不佳,則會導致學生發生學業掙扎的現象,請問下列有關此現象的敘述何者正確? (A) 父母對子女的期望越高越能啟發孩子的學習動機 (B) 家庭的因素對孩子的學業表現不具任何影響 (C) 學業表現不佳的學生通常具有高度「內在控制因素」 (D) 自我肯定低的學生是導致其學習動機低落的原因之一

2.( C ) 下列何者非美國精神醫學學會認為的青少年憤怒行為失調?(A)行為失調 (B)反抗性失調 (C)認知失調 (D)爆炸失調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木頭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